欢迎访问中国智协[中国智力残疾人及亲友协会]官网2024年04月26日星期五
首页 > 新闻资讯 > 新闻时讯
就业辅导员:在“三无”困境中艰难前行
[标签] 新闻时讯 就业辅导员 三无坏境
2015-07-27 [来源]工人日报
字号: | |


今年,全国首家“智障者支持性就业实训基地”阿甘餐厅在吉林省长春市开业(相关报道见《工人日报》6月22日一版)。餐厅开业以来,智障人士的就业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

我国有554万智力残疾人,多重残疾人中尚有430万伴有智力障碍。近千万智障人士,主要依靠父母供养和较低水平的社会保障维生,一旦亲人离世或丧失劳动能力,生活往往难以保障。因此,通过支持该群体就业,使之提高生存本领,就成为帮助智障人士及其家庭的重中之重。

“目前我国智障人士就业率不足10%,比残疾人平均四成的就业率还低很多,一个重要原因是——就业辅导员稀缺。”中国残联主席团委员、中国智力残疾人及亲友协会(下简称中智协)主席张宝林说。

就业辅导员是做什么的?为何从业者少之又少?《工人日报》记者就此展开了采访。

鲜为人知的“生命互动”职业

作为我国为数不多的就业辅导员,在阿甘餐厅工作的石白玉,将自己的职业角色定义为“培训师、指导员、引路人”。

“智障人士很难直接胜任社会工作,也很难与陌生人实现有效交流,这就需要我们提供持续性的岗位技能培训以及全方位帮助。”1984年出生的石白玉说。

就业辅导员的工作内容极其繁杂。一般而言,他们首先要对有意就业的智障人士进行入户走访,评估其能力;然后,寻找合适的企业前往洽谈,开拓就业机会;接下来,也是至为关键的是,根据企业能够提供的工作岗位,制定个性化的培训方案,开展训练和辅导……

“我们要将整个工作流程细分,与智障者的能力对比,寻找对策。”北京丰台区利智康复中心的就业辅导员杨超举例说,“一个心智障碍学员在面包坊做导购助理,这份工作需要把面包点数清楚,放到货架上,贴好标签,我们就想办法做了数字卡片,一个个放到面包旁……”

就业辅导员在智障者上岗后还要对他们进行紧密跟踪,持续关注他们的情绪反应,教导他们如何做出适当的人际应对,矫治其偏差行为。

有人如此来形容就业辅导员的职责:“他们不仅是心智障碍者的‘百度’和‘医生’,还要充当‘消防员’,当智障人士在工作中突然出现强烈心理波动和行为问题时,他们要能够及时防范、从容处置,避免给有关当事人及用人单位带来伤害。”

“身为一名就业辅导员,就要调动自身全部力量去改变心智障碍者的生存状态,并用爱与尊重让其享受做人的尊严,这是生命深刻互动的助人工程。”阿甘餐厅负责人胡艳苹说。

在“三无”尴尬中艰难前行

虽然就业辅导员是智障人士能否成功就业的关键一环,但在我国,他们尚处于“三无”境地——无职种、无培养标准、无相应收入。

据了解,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支持性就业”在国外兴起,就业辅导员在实践中应运而生,这一概念在上世纪90年代左右被引入国内,至今仍处于起步阶段。

“在我国社会现有职业种类中,还没有就业辅导员这个岗位,高校也未开设相关专业。”张宝林介绍,迄今,中智协联合有关方面已举办了5期支持性就业国际通行课程培训班,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授课,共有211名学员取得了“就业辅导员”结业证书——“因为中国还没有相关从业标准,所以只能颁发结业证,而不是资格证”。

相较于我国近千万智障群体中适龄就业人群,已取得结业证书的就业辅导员无异于杯水车薪。同时,国内愿意从事这一职业的人,素质也参差不齐。张宝林告诉记者,按照国外经验,就业辅导员应具有心理学、医学、特殊教育学、社会学等相关专业背景和工作经验,但在中国,来参加培训的多是智障孩子的家长、志愿者和社工,具有专业背景的人很少,往往“靠着一腔热血来学习”。

“实际上,因工作任务繁重,且缺乏与自身付出相匹配的工资收入,愿意参加培训的人也在逐渐减少,前两期,每期还有五六十人参加,到第5期就只有20多人了。”张宝林说。

记者从长春市阿甘餐厅获悉,该企业共有9名就业辅导员,基本都是由有爱心的餐厅服务员在参加相关培训后自愿兼职担任,因企业没有得到任何政策性支持,这些辅导员每月得到的兼职补助不过二三百元。

期待政府给予政策支持

“支持性就业模式能否顺利推广,关键就取决于就业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张宝林强调。

据了解,为培养就业辅导员,解决请专家、租场地以及学员的吃住费用等,中智协到处“化缘”,找企业和基金会筹集善款,步履维艰。

“本来培养一名就业辅导员就不容易,雪上加霜的是,因为没有最基本的支持,他们的工资问题无法解决,普遍存在流失率高的现象,这也导致对智障者的档案管理、跟踪服务出现转衔阻碍,严重影响到支持性就业工作的进程。”张宝林说。

如何建立起一支数量充足且稳定的高素质就业辅导员队伍?业内人士表示,这就需要有统一的培训标准、职业认证、资金保障,而这涉及教育系统、残联、企事业单位等各方面,需由政府进行跨领域协调,强力推动。

“在中国,有收取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制度,但目前尚未用于就业辅导员的培训,我们希望相关部门可以拨付部分残保金来支持就业辅导员队伍的建设。比如,由残联开设相应培训课程、政府把就业辅导员纳入公益性岗位等。”张宝林说。

据了解,目前湖南和山东东营已出台相关试点政策,今年4月北京也颁布新政,规定由市残疾人社会保障和就业服务中心承担就业辅导员劳务费,最高每人每月可补助2500元,最长可补贴3个月。

据悉,为推进中国就业辅导员的标准化建设,中智协已成立了工作小组,计划在年底之前拿出初稿。“我们也迫切希望支持性就业可以写进‘十三五’规划,为这一事业的前行披荆斩棘。”张宝林说。


本报记者 柳姗姗 彭冰

官方首页关于智协新闻资讯普法专栏权威声音热点关注智协项目天使风采理论探索公告通知

中国智力残疾人及亲友协会  China Association of Persons with Intellectural Disability and their Relatives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186号  邮编:100034  电话/传真:010-66580064  电子邮箱:zhgzxbgs@163.com  zbl47331@sina.com

中国智协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  CAPIDR,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52643号-1  网站建设北京传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