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智协[中国智力残疾人及亲友协会]官网2024年03月28日星期四
首页 > 天使风采 > 特奥天地
江苏张家港市运会上智障者张国才夺冠 背后有一个坚强妻子
[标签] 特奥 张国才 智障 张家港
2014-07-25 [来源]张家港日报
字号: | |

原标题:一个智障“壮汉”,一个坚强女人

      在市第六届体育运动会上,双山岛旅游度假区新圩村2组的智力残疾村民张国才收获颇丰,他一人摘得成人智力障碍组跳远冠军、65公斤级举重亚军。

      一个智力障碍的残疾人,如何能在体育赛事上称雄?正是这样的诱因,近日,记者一行来到张国才现居的动迁小区——塍丰社区一探究竟。

 一家人的休闲时光。(左起何玉清、朱秀凤、张国才)

 

      张国才的家在4楼,屋内格外亮堂。这是视觉上的“第一印象”,因为地上、墙上的瓷砖被擦得锃亮。家居物品也收放有序,鞋架上的鞋头统一朝里,凳子整齐围在餐桌四周,成一个方正的“口”字形。一切整洁得看上去像是“强迫症”。向我们迎来的是张国才的妻子、43岁的何玉清,她笑着说,这一切都是她打理的,偶尔张国才也会帮忙。

      2013年7月,何玉清与丈夫、儿子及婆婆搬离中兴租住的房子,入住现今的塍丰社区。尽管何玉清一年3万元的工资要养活一家人,甚至还要照顾智力残疾的丈夫、中风的婆婆,但她咬紧牙关,仍然将这个家打理得井井有条。

      似乎,我们找到了张国才夺冠的最重要因素——妻子何玉清的照顾,及对整个家的奉献,这是最大的力量源泉。

      这个男人不一般

      张国才今年44岁,儿时体弱多病,是打针吃药的“专业户”。因为正是发育期,再加上药物的后遗症,他的智力发育迟缓,甚至减退。读书只读到小学一年级就读不下去了。现在,张国才身体健硕,但却是智力四级残疾。

      即便这样,张国才仍是“福气”的,这样的他,却娶到了贤惠的妻子何玉清。1994年,两人经人介绍结婚,1年后儿子出生。何玉清的老家在湖北十堰,她清秀大方,能吃苦、肯做事,下嫁给张国才,她说“有点稀里糊涂”。言语中,何玉清并不是传递出抱怨,而是希望,生活的磨难一次次袭来,她没有选择退缩,而是坚信——阳光总在风雨后。

      张国才智力残疾,但他能够勉强自理生活,也打过零工,都是一些体力活,因此他的身体很健壮。“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为他在体育赛事上叱咤风云,提供了可能。

      2005年,在市残疾人运动会上,首次参赛的张国才在举重项目上获得了名次,他第一次收获了这么多关注的目光。

      虽然仍是过着普通的生活,没有太大的变化,但何玉清说,丈夫张国才曾偷偷告诉她:“我喜欢比赛,我还要参加。”

      而今年的市第六届体育运动会,张国才不负众望,再一次登上领奖台。这次比赛,新圩村的村干部韩国平全程陪同,他对张国才的评价是:“赛场内与赛场外是两个人。”憨厚、内向是张国才的特性,但赛场上,他坚强、拼搏,连眼神都充满“杀气”。“这或许就是对胜利的渴望吧!”韩国平说。

      跳远比赛在沙洲中学举行,3次跳远取最远米数计入最终成绩。张国才的第一跳是2.9米,小组第一轮中跳得最远;第二跳是3.05米,与最远者相差仅5公分;第三次,他调整心态,助跑、跳跃,“3.25米”,成功摘得跳远的桂冠。

      “只要告诉他如何能够做得更好,他总是能按照指示去做,并且努力去做得更好。”显然,韩国平是最佳观察者,他最欣赏张国才的,就是那份执着。

      赛后,张国才直接向韩国平索要补贴,没有委婉的语气,而且显得迫切。韩国平知道,张国才是期望拿点钱补贴家用。在张国才的眼中,这不仅是认可,更是对妻子何玉清及家人的一种回报。

      坐在屋内面对采访,张国才的回答总是那句“想不起来了”,此时,何玉清就会代替、补充回答。张国才的生活离不开何玉清,有些时候,他还会帮着干些家务活。虽然生活平淡,但他们过得真实,也很和睦。

      这个女人不容易

      现在,何玉清是“两头忙”:“看住”智力残疾的丈夫,还有照顾中风的婆婆。

      2012年,婆婆朱秀凤骑着三轮车,不幸摔倒在地,去医院做了初步的检查,显示情况并无大碍,但仅2天后,何玉清就看出婆婆不大对劲:“她开始说话结巴,倒水手也在抖。”而后,婆婆干脆卧床不起了。再次送往医院治疗时,已被认定是脑梗塞。

      2008年患病几载的公公不幸去世,丈夫智障,儿子上学,何玉清没有选择的余地——她在医院经历了一段“把屎把尿、喂水喂饭”的时间,从最初的作呕、生疏,到而后的娴熟、从容……但即便如此,何玉清也甩不开无助的失落,“钻牛角尖”的时候,她会委屈地掉泪,但一句“我不来照顾,谁来呢”的自我反问,愣是将自己拉回了现实。

      还好,何玉清的大姑子总是抽空来帮忙,拎点补品看望,这多少减轻了何玉清的负担。因为何玉清上班的地方离家有一段距离,有好几次婆婆突然发病,都是住得较近的大姑子帮忙解决了燃眉之急。

      身体些许僵硬,不会说话,这已是朱秀凤目前最佳的身体状况。起码,她不再需要儿媳何玉清寸步不离的照料。但是,何玉清总是想方设法让婆婆生活得舒心,比如,知道老人身体僵硬,腿跨不进浴缸,何玉清就在外面放个盆,倒上热水,扶着婆婆在盆里洗;再比如,老人穿衣脱衣,她总是搭把手。

      或许年事已高,朱秀凤惹得一身疾病——高血糖、胆结石、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常常是,在饭桌上坐着吃饭,头就犹如千斤重,向地面逐渐靠拢,严重时甚至晕过去。有多少次,在单位上班的何玉清被电话“催”回家,在惊魂失魄中将婆婆送往医院。这个艰辛的女人,一直徘徊在照料家庭与养家糊口的漩涡中。

      这算艰苦吗?何玉清摇摇头。因为有了比较,她更清楚最艰难的是哪般。

      公公患肠癌,婆婆因为长期照顾他也拖垮了身体,最累的还是何玉清,她得一人撑起这个家,她不能倒。“两位老人都患病,医生都不知道给谁打针了。”那会,四五亩地逐渐荒芜,家也没了生气,而何玉清说,自己就像是一台超负荷的“永动机”,整日围绕着的都是如何照顾、如何开支的琐碎事。“身心俱疲,现在想想还是会掉泪。”

    还好,现在的生活都上了轨道。2013年,何玉清用10万多元的安置房补贴费用装修了塍丰社区的这套房子,7月,他们搬进了新家。屋子在何玉清的打理下,干净而整洁,这或许是她“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吧。

      这个社会很美好

      采访中,何玉清的情绪除了担忧、委屈,更多的是感激,“一路走来,需要感谢的人真的太多太多。”

      何玉清的儿子小张在市第一职业中学读书,半年学费3000多元,而每个学期,村里都会补助1600多元,再加上阳光助学金,读书的实际开销并不大。“儿子也很懂事,我从没操心过。”现在,小张在保税区实习,虽然内向、不善于表达情感,但却很心细、孝顺。 “前阵子,儿子从厂里拎回来一箱淡牛奶,说是给奶奶补补身子呢。” 何玉清说,“因为儿子知道奶奶有糖尿病,吃不了甜食。”

      认识、了解何玉清的人,都会心生怜惜,曾是邻居的余贵明更是强调说:“确实不容易!”

      在双山老家时,两个老人生病、丈夫智障,何玉清几乎脱不开身,可她仍要在毛纺厂里加工毛衣,补贴家用。抽空去打理田地,可庄稼偏“不争气”,没有结出丰硕的果实,加重了本就繁重的日常开销负担。家养的200多只花鸭,好不容易饲养大,却也一次性全部死于瘟疫。

      余贵明的父亲帮着东奔西走,给邻居办上了低保户,而母亲张汝珍常常拉着何玉清的手,安慰、开导她,要开朗地笑对生活。余贵明更是实在,从江里摸到的鱼虾、黄鳝,多烧上一盆,端去给他们尝尝鲜,有时,他还会打电话给小张,了解他的学习及生活情况。“远亲不如近邻,还真应了这句话。” 余贵明笑称。

      现在,余贵明一家搬到了金都小区,与何玉清居住的塍丰社区相差约2公里路,但空闲时,他还是会拎点诸如鸿茅药酒的补品去看望,张汝珍则捎上蔬菜瓜果串门。“两家还是走得很近。”前一阵新房装修,余贵明叫来“壮汉”张国才,帮忙搬了一天的水泥,“你帮我,我帮你嘛!”


窗明几净靠的是勤劳。

 

      心存感激,生活才会更美好。何玉清的婆婆每天都会在花园式的社区里走上几圈,身体状况还算稳定;丈夫张国才不仅能够生活自理,有时也能烧点简单的饭菜,甚至主动帮着照顾母亲;儿子终于摆脱了书包的重担,开始走向社会,回报家人,回报社会……

      何玉清对现在的生活很知足,她也期盼,未来的生活更加美好。

      【记者感言】

      别吝啬 你的关爱

      采访智力残疾的运动健将张国才,却挖掘到他背后的家庭故事,他们在攀谈中流露出的希望及感激最让人动情,这也算是一个意外的收获。

张国才智力残疾,不善言语,但却找到了自己的闪光点——在赛场上拼搏。专注、执着赋予了赛场上不一样的他,或许他并不能完全理解比赛的意义,但起码他找到了自己的兴奋点。他的人生也因为运动而精彩。

      最让人敬重的是何玉清。她是一个女人,却用柔弱的肩膀,硬是扛起了风雨摇曳的家。她讲起往事时娓娓道来,像是未发生在她身上一样,但越是平静,反而越显出那段时光的艰苦。

      我们能够理解何玉清流露出的感激,的确,他人的帮助能让内心涌出暖流。其实,社会、邻里、亲朋的点滴付出,是对何玉清最大的鼓励与安慰。正能量支撑下的何玉清,才能成为今天这样一个坚强的女人。

      唠嗑扯家常、捎点自家种的瓜果蔬菜、帮邻居照看下小孩……关爱其实就这么简单。何玉清一家在关爱中走来,美好的生活已向他们张开怀抱。我们身边还有很多这样需要帮助的人,请别吝啬你的关爱。(夜凡)

 

 

官方首页关于智协新闻资讯普法专栏权威声音热点关注智协项目天使风采理论探索公告通知

中国智力残疾人及亲友协会  China Association of Persons with Intellectural Disability and their Relatives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186号  邮编:100034  电话/传真:010-66580064  电子邮箱:zhgzxbgs@163.com  zbl47331@sina.com

中国智协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  CAPIDR,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52643号-1  网站建设北京传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