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智协[中国智力残疾人及亲友协会]官网2024年04月26日星期五
首页 > 理论探索 > 多领域交流
以蒙台梭利教育法,比较正常儿童与智障儿童的异同
[标签] 蒙台梭利 智障儿童 特教 感统 培智学校
2011-11-26 [来源]中国蒙台梭利协会
字号: | |

原标题:蒙台梭利教育中正常儿童与智障儿童的比较

来源:中国蒙台梭利协会  时间:2011-11-14 11:22:40
链接地址:http://www.montessori-china.org/Html/1595_2.html  

      核心提示:我校在智障学生中开展了多年的蒙台梭利训练,我们深深体会到蒙台梭利训练对智障学生重要性。随着社会的需要,我校开办了一所幼儿园,我们有幸承担了正常幼儿蒙台梭利训练课。在这一段工作实践中,我们发现蒙台梭利训练对于正常幼儿和智障学生的帮助有着相同之处——对孩子的感觉训练、秩序感、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有所帮助。

    近些年,蒙台梭利(Maria Montessori,1870-1952)教育方案在我国影响很大,关于她的教育思想及教学方法,目前国内外都有介绍。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我国已经将蒙台梭利教育本土化。我们有幸参与了幼儿的蒙台梭利教育,同时也尝试着在智障学生中开展了蒙台梭利教育,在两个不同的教育领域中我们有不少心得,在此与大家分享。

    一、对蒙台梭利教育的认识

    在蒙台梭利看来,幼儿教育是人类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它的目的是两重性的:生理的和社会的。从生理方面看来,是帮助个人的自然发展;从社会方面看来,是使个人为适应环境作好准备。
    感官教育在蒙台梭利教育中占相当重要的地位。感官教育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训练幼儿的注意、比较、观察和判断能力,使幼儿的感受性更加敏捷、准确、精练。在蒙台梭利看来,幼儿各种感觉特别敏感,处在各种感觉的敏感期,在这一时期如果不进行充分的感觉活动,长大以后不仅难以弥补,而且还会使其整个精神发展受到损伤,因此在幼儿时期进行各种感官教育显得至为重要。同时,感官是心灵的窗户,感官对智力发展具有头等重要性,感觉训练与智力培养密切相关。通过感觉教育可以在早期发现某些影响智力发展的感官缺陷,并及时采取措施,使其得到矫治和改善。

    二、正常幼儿与智障学生在蒙台梭利教育中的相似之处

    通过以上的理论我们不难看出蒙台梭利教育重视早期的智力开发,在训练中帮助幼儿补偿缺陷,注重生活能力的培养。在特殊教育中,特别是针对智障学生的教育训练中,教育的根本目标就是要通过训练补偿缺陷,使智障学生学会基本的生活技能。
    培养智障学生的生活技能不能脱离生活,这与蒙台梭利倡导“生活即教育”相统一。在生活中我们把赤橙黄绿青蓝紫几种不同颜色的纸放在一起教儿童辨认,进一步找到同一色系几种红、蓝、黄等物品放在一起让他们认,帮他们把不同的名称和相应的颜色对应起来;给儿童两个同样的瓶子,一个是空的,一个装少量的水,让他们感觉其中细微的差别,懂得轻重的概念;在儿童面前放冷、温、热三杯水,指导他触摸,感知冷热的不同;酸甜苦辣的东西不妨让他们用舌头尖舔一舔…… 这些都是在生活中可以完成的。蒙台梭利把生活中这物品做成教具,他们分别是色板、触觉板、重量板、温觉板、味觉瓶、嗅觉筒、音筒等等。因此可以看出,蒙台梭利教育也是适合智障学生的。
    蒙台梭利理论的核心是“发现儿童”。作为教育者,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发现幼儿的最近发展区,针对他的个性采取相应的手段,营造轻松、活泼、愉快、有趣的教育环境,帮助他健康地成长,蒙台梭利教育是培养孩子全面素质的全程教育计划。
    在智障教育中,教师也要“发现儿童”,针对智障学生不同特点,制定不同的IEP计划,帮助智障学生建立自信,为他们建立一个适合他们成长的教育环境。这与蒙台梭利的教育理论有着相同之处。最重要的一点,蒙台梭利最早就服务于智障学生。

    三、正常幼儿与智障学生在蒙台梭利教育中的不同之处

    在训练的过程中正常幼儿与智障学生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之处。

    1、自主选择教具的不同

    我们都知道人对自己喜好的事物感兴趣,才能更好的学习进而研究,正常幼儿对于上百套的教具,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教具,拿到教具也会用自己的方式去学习。而当自己想要的教具被其他的小朋友拿走后,他们会学习等待,并在教师的帮助下选择另外的教具,甚至有的幼儿会去协商,两个人一起使用同一个教具,而不是痴等那个小朋友玩完后再玩,更不会哭闹只要那个教具。
    在智障学生进行蒙台梭利训练的时候,我们也采取让学生自己选择教具的方式,但在其过程中,我们发现他们有的不去选择教具,等着教师的发放;有的选择了教具,但是他拿到教具后,也是瞎玩,例如:当拿到有柄插座圆柱体后,他就双手拿着枕木在胸前左右摇晃,就像小船在海上飘摇;拿到三指捏木桩,拿出木桩后,抬高手,往地下扔,听其掉到地上的响声……当有的智障学生看到自己喜欢的教具被其他同学拿走后,他们会大声哭闹,老师给他其他的教具,根本不接受。
    在蒙台梭利训练中,正常幼儿可以自主的选择教具,因为他们的发展是均衡的。智障学生选择教具时,教师采取根据学生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选择教具,如不会用勺吃饭的学生先练习抓(由大到小:玻璃球、串珠、黄豆、沙子)、握(练习手部的力量)、捏(用三指捏木桩,两指捏夹子)逐步训练其手部的精细动作。
   
    2、当操作过程中出现错误时,教师介入的方式不同

    蒙台梭利教学中,面对正常的幼儿,教师正确的示范后,他们就会按照老师的动作去模仿,从中学习使用教具的方法。在使用过程中,当看到出现错误时,教师不用急于上前纠正他们的错误,只是给予相应时间,让他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去纠正错误,最多是语言提示,如:“你这样做对吗?”他们自己就会很快地纠正过来。
    在对智障学生的蒙台梭利训练过程中,当学生拿到教具后,老师正确示范后,他们很难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做,还需要教师手把手地进行操作,然后教师进行语言的提示让其操作,“你应该……”最后才能自己正确操作。
    正常幼儿有纠错的能力,而智障学生没有。例如:我们在做有柄插座圆柱体的工作时,正常幼儿完成后,会用触摸的方法检查圆柱体与圆穴是否吻合,如果发现又不吻合的现象,他们会通过操作达到吻合。智障学生完成后,虽然也会用以上相同的方法检查,当有圆柱体高出或低于圆穴时,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不会自动的进行纠正,而是等待教师的提示。

    3、正常幼儿与智障学生进行训练效果不同

   为了便于进行对比,我们以蒙台梭利教育中的经典感官教具——三指捏木桩为例。教具:三指捏木桩的示意图。

    上图中的每一个数字代表木桩摆放的位置。在这项工作中,教师的演示非常重要。
    教师演示过程:教师双手把三指捏木桩拿放到工作毯的中间,然后右手的拇指、中指和食指做出“捏”的动作,接着对幼儿说:“捏。”然后按照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即1、2、3,4、5、6,7、8、9)分别摆放在木桩的上方,最后再按照1-9顺序依次插入木桩。
    正常幼儿看完教师的演示后,能正确模仿教师的动作,有的幼儿甚至还能有所变化,教师是按照从左到右的横向拿取,他们会从上到下纵向拿取(即1、4、7,2、5、8,3、6、9),他们也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去完成,这就是一种创新,教师会给予鼓励。
    智障学生看完教师的演示后,通常需要教师再手把手地去教,要反复的去做几十上百次,但有的学生依样不能完成。请看下表。
    表1:正常幼儿与智障学生的对比表
     从上述的表格中,我们不难看出正常幼儿与智障学生在学习中的差异。在智障学生中他们之间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由于他们的智障程度不同,训练的时间及效果也不尽相同。
    表2:智障学生训练记录表

    从表格中不难看出简单的三指捏训练对于不同程度的智障学生训练时间及效果是不同的,智障学生的程度越重训练时间越长,有的智障学生甚至学不会。

    4、训练人数的差异

    正常幼儿的蒙台梭利训练班的学生可以达到二三十人,还可以开展混龄班,让不同年龄的孩子在一起,可使较小的孩子有不同年龄层的模仿对象,而较大的孩子则可以从帮助年幼的儿童中增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智障学生没有帮助同学、模仿同学的意识,故蒙台梭利训练学生不宜过多,因为教师的精力、能力有限,而学生需要教师更多的一对一指导教学,一般应控制在4-5名学生为宜。

    5、需要蒙台梭利教具的数量不同

    蒙台梭利的教具特点是每种教具只有一套,正常幼儿可以每人任意选择一套教具,自己学习,教师只在旁边观察,当发现问题的时候,可根据幼儿的最近发展区进行指导,使其提高能力。
    在对智障学生的教学中,感觉最好是同一教具要多一到两套,如班里4、5个学生都在进行蒙台梭利训练,每个学生都使用不同的教具,老师对每个学生的指导就有困难,但是相同的教具要是有多套,老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侧重点的指导,而其他学生就可以进行同同一教具的其他方面训练,如粉红塔有的就可以积高,有的就可以摆图案,有的就可以拓描,涂色,有利于教师的穿插教学。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训练对象的不同,我们有一些体会与认识:
    1.蒙台梭利教育法最早服务于智障学生,并取得非常好的效果,但在实际的训练中,我们感觉轻度智障学生会有较好的可塑性,在蒙台梭利教育中可以帮助他们进行补偿训练。在学习文化知识方面起到相应的辅助作用。对于中重度的智障学生来说,由于他们的各方面能力发展缓慢,我们通过蒙台梭利训练,更多的是提高他们的生活技能,有助于他们自理能力的提高。
    2.通过与正常学龄前幼儿的接触,现在的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比较注重于文化知识的学习,而忽略其他方面的练习。又由于大部分家庭中的孩子是独生子女,家庭的成员对正常幼儿的宠爱过剩,在生活方面照顾周到,最基本的生活技能也采取了包办代替。例:在衣饰架训练,我看到20多位幼儿中,能完成系扣子的只有3、4位幼儿。所以通过蒙台梭利教学在这些方面能给予他们很大的帮助,通过蒙台梭利教学能提高正常幼儿的精细动作,弥补幼儿在生活上被家长忽略的能力。
    3.培养正常幼儿与智障学生的秩序感。所谓秩序感,是指对物体摆放的方法或生活起居习惯顺序的适应性,2~4岁是幼儿“秩序感”发展的敏感期,“秩序感”对儿童发展至关重要。秩序感良好的人,逻辑思维能力强,做事有条不紊,不急不燥,有耐心,专注,有持之以恒的精神;而秩序感不好的人,经常丢三落四,做事没头没脑,说话缺乏条理。由此可见,秩序感可提高一个人的综合素质。
    再有,无论是正常幼儿还是智障学生他们终将走入集体,融入社会。在生活中有很多场合都需要排队:等公共汽车,在超市付款,在银行办理业务……秩序感是一切活动的基础。培养秩序感是要让所有的孩子会学会等待,使他们具有耐心,在持久性、社会性等方面都会得到发展,为他们一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作者:西城区培智中心学校 李荣 唐武群) 

官方首页关于智协新闻资讯普法专栏权威声音热点关注智协项目天使风采理论探索公告通知

中国智力残疾人及亲友协会  China Association of Persons with Intellectural Disability and their Relatives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186号  邮编:100034  电话/传真:010-66580064  电子邮箱:zhgzxbgs@163.com  zbl47331@sina.com

中国智协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  CAPIDR,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52643号-1  网站建设北京传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