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智协[中国智力残疾人及亲友协会]官网2024年04月25日星期四
首页 > 热点关注 > 事件聚焦
为“折翼天使”描绘最好的未来
[标签] 事件聚焦 金阊培智学校 智障 9年义务
2014-09-03 [来源]中国江苏网-新华日报
字号: | |
中国江苏网9月3日讯 9月1日,新学期开学第一天,苏州金阊培智学校校长刘嫣静不到7:30就赶到了学校。每周一,她总在校门口迎接孩子们,这个习惯已经坚持了12年。

  偶然结缘,那些眼神烙在她心上

  一次偶然的献爱心活动,让刘嫣静与智障孩子们结下不解之缘。12年来,她用母亲般的温柔和恒久如春的爱心耐心,为每一个孩子描绘最好的未来,用温暖而坚毅的实际行动履行着一位人民教师的神圣职责,先后获得“江苏省劳动模范”、“江苏省优秀共产党员”、“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2002年6月,在一次党员献爱心活动中,28岁的幼儿园老师刘嫣静走进金阊培智学校。第一次手把手教智障孩子折纸,简单的折叠对他们来说却太难、太难。刘嫣静心里再也抹不去那些不幸孩子无邪的眼神和稚嫩的身影,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他们。3个月后,她毅然放弃了进省示范幼儿园的机会,主动要求调到金阊培智学校任教。

  学校近百名孩子,有的患有严重智障、肢体障碍,还有的存在情绪和行为障碍。他们时常躁动、焦虑、大叫、哭泣,教师日常教学中还会不时被孩子打骂。为了让孩子们掌握简单的技能,刘嫣静往往需要反反复复地教成百上千遍;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差,进餐弄得满身、满桌都是饭菜,她就每天耐心指导他们使用勺子;一些孩子大小便控制能力弱、弄脏了衣裤,她就帮他们一遍遍换洗……

  孩子们叫她“老师妈妈”

  走路、打字、画画,这些常人眼里的简单动作,对17岁的徐萌来说,需要花费数年时间坚持训练才能做到。“萌萌1岁时被诊断为重度脑瘫,医生说可能这辈子都站不起来了。而现在她不仅能生活自理,还学会了用电脑制作动画片。在金阊培智学校10年,是刘校长给了她第二次生命。”徐萌的妈妈黄建芬激动地说。

  7岁时的徐萌,不会走路、不会自己吃饭、不会上厕所,由爸爸背着来到金阊培智学校。刘嫣静查阅大量书籍资料,并请教有经验的老师,咨询医疗专家,为徐萌配置了适合的康复套餐。经过系统训练,她慢慢能脱手走路了,从简单的“爸爸、妈妈”开始,会说的词语越来越多。

  “从事特殊教育不容易体会到成就感,坚持是对老师最大的考验。”刘嫣静感慨道,“父母放心地把孩子交到我们手中,每一个孩子我们都不能放弃希望。”正如她很喜欢的一首歌《最好的未来》所唱的:“每个梦想,都值得灌溉;每个孩子,都应该被宠爱;他们是我们的未来,这就是最好的未来;我们用爱,铸造完美现在。”孩子们都喜欢叫刘嫣静“老师妈妈”,在她看来,这个称呼就是最高的褒奖。

  让更多孩子有尊严地生活

  今年6月,金阊培智学校职训班的陈成、陆亦加两位同学经过星巴克公司的面试实习,正式入职。像他们这样成功就业的学生,学校已有20多位。“让智障孩子同样有尊严地生活”,刘嫣静为此不懈地努力着、坚守着。

  “对于心智障碍者而言,最好的关爱,不是居高临下的怜悯和赐予,而是您的接纳和更多耐心,给他们一个劳动的机会,并愿意接受他们的服务和作品,让他们拥有工作的快乐,收获人生的价值!”这是喜憨公益会所宣传画上的一段文字。

  去年6月,在金阊培智学校与“志愿苏州”义工们的共同努力下,这个手工艺制品售卖小店在卫道观前巷口开张营业。“喜憨公益会所”这几个大字,由金阊培智学校学生章韵雯题写。这里相当于学校的“实习基地”,学生们做手工香皂,学习更多技能,以便将来更好地融入社会,实现生活自理、自食其力、自强自尊。

  金阊培智学校实行的也是九年义务教育,招收6-15周岁的智力残疾孩童。“6岁之前的早期教育如果顾及不到,容易错过最佳矫正期;而学生15岁毕业时还未达到就业年龄,学校与社会又出现‘断层’。发展两头的特殊教育是当务之急。”2006年就任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后,刘嫣静一直苦苦思索如何将特殊教育向两头延伸。

  2007年,金阊培智学校改扩建,综合教学楼于次年建成,刘嫣静立即申请建设学前教育康复班。这项工作在苏州特殊教育和学前教育阶段都是首创,没有经验可供借鉴。整整一个暑假,她都扑在设计、装修、申报、审批上。康复班赶在9月1日开办,实现了全市学前智障教育“零”的突破。

  与此同时,职业培训的“短板”也被迅速补上。2009年,刘嫣静创办了智障少年职业教育基地,开设家政服务、物业保洁、西点制作等一系列实用性课程,让那些面临毕业的学生再有3年留在学校,学习简单的职业技能。至此,金阊培智学校在全市乃至全省率先构建了长达15年的免费特殊教育体系。

  “桃李满天下是每个教师的期待,不过对特教老师而言,孩子们能掌握简单的生活技能,能自食其力地生活,就是最令人欣慰和幸福的事。”记者眼前的刘嫣静,漂亮、温婉,一个典型的姑苏女子,然而她有着强大而坚定的内心。凭着这份坚韧,刘嫣静和她的团队努力改变着每一个智障孩子的命运,就像一扇扇隐形的翅膀,带着这些“折翼天使”走更远的路、看更美的风景。

  本报记者 潘朝晖

原标题: 为“折翼天使”描绘最好的未来

官方首页关于智协新闻资讯普法专栏权威声音热点关注智协项目天使风采理论探索公告通知

中国智力残疾人及亲友协会  China Association of Persons with Intellectural Disability and their Relatives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186号  邮编:100034  电话/传真:010-66580064  电子邮箱:zhgzxbgs@163.com  zbl47331@sina.com

中国智协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  CAPIDR,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52643号-1  网站建设北京传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