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智协[中国智力残疾人及亲友协会]官网2024年04月29日星期一
首页 > 权威声音 > 领导讲话
王新宪在残联组织社会管理与服务研讨会上的讲话
[标签] 领导讲话 王新宪 组织管理 社会服务
2011-04-22 [来源]
字号: | |

(按:2011年4月22日,中国残联在北京召开残联组织社会管理与服务研讨会。中国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王新宪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残联党组、理事会成员出席研讨会。会议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探索残联组织在社会管理与服务中作用发挥,研究残联组织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与服务的工作思路及有效举措,切实推动残疾人社会组织和民办服务机构在“两个体系”建设中发挥作用。中国残联机关各部门以及部分省市残联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还邀请专家学者现场授课。以下为王新宪同志讲话全文。) 

在加强社会管理的新形势下,中国残联召开社会组织管理与服务研讨会,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精神,围绕残联组织在社会管理与服务中的定位和作用、加强与完善残联组织的社会管理与服务、引导好各类残疾人社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增强服务能力,形成科学有效的维护残疾人权益机制等,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到会专家从不同角度谈了社会管理创新与社会组织发展的思路。地方残联同志介绍了加强社会管理与服务的工作体会,北京市介绍了残联作为枢纽型社会组织的工作实践和今后设想;广东省介绍了创新社会管理、推进残疾人服务业发展的构想;安徽省从加强基本情况调查、提升服务能力等方面谈了促进残疾人社会组织发展的实践;广州市提出了通过组建行业协会等方式实践残疾人社会组织发展与管理的新思路;深圳市介绍了加强残联组织服务机构建设和扶持公益性残疾人社会组织发展的做法;青岛市介绍了通过政策扶持和利用社会资源,推进残疾人托养和康复服务的经验等,对于我们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残疾人社会管理与服务,很有启发和帮助。

下面,我就加强残疾人社会管理与服务侧重谈两个问题,同大家一起研讨。

 

一、加强残联组织社会管理与服务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不断加强社会建设。党的十六大以来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确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加强了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推动社会管理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目前,我国初步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

残联组织社会管理与服务是国家社会管理大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残联组织积极发挥反映诉求、提供服务、协调利益、化解矛盾的作用,成为党和政府与残疾人之间的桥梁纽带,在发展残疾人事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进步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残联始终重视社会管理与服务,成立之初就根据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需要定位在“代表、服务、管理”三种职能,积极介入社会管理和服务,发挥体制机制的优势,运用社会化工作方式,全面发展残疾人事业,为残疾人提供切实有效的服务。2000年,民政部、教育部、中国残联等14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社区残疾人工作的意见》,对加强社区残疾人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2003年,中国残联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把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活跃基层残疾人组织作为主要任务纳入新章程。2008年以来,积极推进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努力使残疾人基本生活、医疗、康复、教育、就业等基本需求得到制度性保障。从2009年起,直接资助残疾人社会组织开展服务残疾人的公益项目。应该说,我们多年来的各项工作,都是围绕着实现残疾人的各项权利和根本利益所做的社会管理与服务工作。

在残联的积极推动下,国家颁布实施《残疾人保障法》,先后实施了五个残疾人事业发展规划,全面开展了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扶贫、社会保障、维权、文化体育、无障碍环境建设、残疾预防等各项工作,确立了残疾人事业的业务格局。

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残疾人社会管理与服务的组织网络,建立了专职、专业和志愿者三支队伍。各级残联的专职工作人员发展到9.9万人,基层村(社区)残协的残疾人专职委员发展到56万人;建立了一大批康复、教育、就业、扶贫、维权、文化体育等专业服务机构;助残志愿者发展到530万人。此外,还建成各级各类残疾人专门协会15500个,建立了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以及残疾人康复协会、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残疾人体育协会、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会等专业社会团体,广泛联系各界爱心人士和专业人士,开展公益活动。残疾人工作者成为社会管理与服务的一支生力军。

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残疾人事业已由过去以福利救济为主的社会福利工作,逐步发展成为领域广阔的综合性社会事业,残疾人状况明显改善,残疾人事业赢得了社会各界和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成为我国社会事业和人权保障的亮点。我国残疾人事业确立了“政府主导、各有关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广泛参与、残疾人组织充分发挥作用”的工作机制,建立了组织体系、业务体系、政策法规体系和思想理论体系,走上了一条适合国情、具有特色、科学发展的道路,初步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社会化管理与服务的模式,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残联社会管理与服务还存在不少问题,理念思路、体制机制、政策措施、方法手段还不完全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主要表现在:

第一,残疾人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的供给严重不足,远远满足不了残疾人的基本需求。残疾人在基本生活、医疗卫生、康复、教育、就业、社会参与等方面还存在许多困难,总体生活状况与社会平均水平存在较大差距。2010年度残疾人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6344.6元,仅为全国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9.0%。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还偏低,城镇残疾人登记失业率远高于全社会平均水平。解决残疾人民生问题,仍是我们面临的最重要、最迫切的问题。

第二,基层残疾人工作比较薄弱,服务设施少,服务能力不强,多数残疾人包括一些特别困难的残疾人还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服务。残疾人底数不清问题依然存在,始终有一部分残疾人我们不了解,不掌握,联系不到。我们建立的残疾人人口基础数据库已采集1891万残疾人的信息,约占残疾人总数的近四分之一,主要以评残信息为主,缺少社会保障、康复、辅具适配、教育、就业、托养、住房、收入、社区环境等信息,还不能有效满足政府部门、残联制定政策和管理残疾人事业的需要。

第三,社会管理与服务的意识不够,观念不强。以人为本、服务为先、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的理念没有牢固树立。一些同志把管理片面地理解为居高临下的管控,管理手段单一,管理和服务脱节。专门协会和社会工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第四,残疾人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不够健全,残疾人的一些合理诉求还得不到及时有效解决,因生活保障、就业安置、征地拆迁、机动车运营等引起的残疾人上访和群体性事件仍然呈多发状态。

第五,面对社会发展的一些新情况、新趋势、新挑战,我们的准备不足,相关的管理和服务未能跟上。如残疾人社会组织数量不断增加,在19万个民办非企业单位中,社会福利和社会慈善类占7%,有1万多个,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从事为残疾人服务的工作,仅北京市就有民办残疾人服务组织177个。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国家,虚拟社会对现实社会的影响力日益增强,网络的舆论影响力越来越强,一些社会矛盾和热点敏感问题在网上快速扩散放大,一些残疾人也建了网站、博客、QQ群,就他们所关注的问题进行交流讨论。有专家指出,“不管愿不愿意,我们实际上都被一张看不见的社会组织的网覆盖了。”而我们对此关注和了解不多,虚拟社会网络舆论引导机制尚未建立。

上述这些问题,既有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限制带来的问题,也有社会转型必然要经历的阵痛,还有我们社会管理水平不高、工作不到位带来的问题。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如果这些问题处理不当、解决不好,不仅会影响残疾人事业的发展,也会影响党和国家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如何妥善解决矛盾和问题,是需要我们高度重视的重大课题。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全面把握国内外形势、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事关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同样也事关残疾人事业的长远发展。加强残联组织社会管理与服务,是新形势下做好残疾人工作、维护广大残疾人根本利益、提高残联组织社会化化管理水平、推动残疾人事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做好残联社会管理与服务工作要解决的若干重要问题

一是要充分认识残联组织在社会管理与服务大格局中的作用。各级残联要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在社会管理与服务中发挥作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从促进社会公平公正、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为党和国家长治久安营造良好社会环境的全局和战略高度,全面认识加强社会管理和服务的重大意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要深刻认识到,发挥残联组织在社会管理与服务中的作用,是党和政府赋予残联组织的重要责任和对残联组织提出的明确要求,是残联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广大残疾人的桥梁和纽带的组织性质所决定的,是残联组织履行“代表、服务、管理”职能的必然选择和应有之义,残联组织不仅责无旁贷,而且大有可为。必须增强工作的自觉性,牢牢把握工作的主动权,努力做到在思想认识上有新进步、在工作思路上有新拓展、在破解难题上有新对策,在参与社会管理与服务、做好新形势下残疾人工作上不断取得新成效。

二是要健全维护残疾人权益机制,切实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必须形成科学有效的残疾人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统筹协调残疾人的各种利益关系,切实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

建立健全残疾人利益诉求表达机制。进一步完善残疾人状况监测制度、信息上报制度、“两会”议案提案制度,完善公共决策的社会公示制度、公众听证制度、专家咨询论证制度,畅通和拓宽广大残疾人的利益诉求表达渠道,努力满足残疾人依法有序表达愿望和诉求的需要,依法保障残疾人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完善信访工作机制,落实残联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回访、联系残疾人制度,依法按政策及时处理残疾人反映的问题,切实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教育引导残疾人增强公民意识,正确认识基本国情,通过理性的形式、合法手段和正当渠道表达利益诉求,自觉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建立健全残疾人矛盾调处机制。全面、准确和及时了解残疾人的思想脉搏和利益需求,把握残疾人中一些苗头性、倾向性、潜在性的问题。进一步发挥基层残联组织和村、社区残协在政策咨询、法律帮助、矛盾调解等方面的作用。与各有关部门协作,综合发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作用,健全调解网络,协助党和政府把社会矛盾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

建立健全权益保障机制。了解掌握残疾人的所思、所忧、所盼,切实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帮助残疾人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努力满足残疾人教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康复、住房等方面的基本需求,不断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同时,做好释疑解惑、理顺情绪工作,解决好残疾人的思想问题,为残疾人顺气鼓劲。

三是要建立健全基层的管理和服务体系。加强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建立健全基层残疾人工作保障机制。抓住党和政府加强和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把工作精力和注意力更多放到基层的重要契机,进一步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对基层残疾人工作的重视和支持,积极争取工作资源和条件,切实把人力、财力、物力更多地投到基层,解决好基层残疾人组织有人干事、有钱办事、有服务设施做事“三个有”问题。推动基层残疾人组织积极参与城乡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发挥基层残疾人组织在完善社会管理格局中的反映诉求、维护权益、提供服务等作用,进一步壮大基层残疾人工作力量,拓展为残疾人直接服务的有效资源,提高服务能力,用好“残疾人之家”,促进基层工作更加活跃、更具活力、更有成效。

四是要全面掌握残疾人基本情况,完善残疾人人口基础数据库。进一步完善残疾人人口基础数据库,增加社会保障、康复、辅具适配、教育、就业、托养、住房、收入、社区环境等方面的信息,建立完善覆盖全部残疾人口的动态信息管理体系。要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民政、卫生、公安、教育、扶贫办、人口计生、统计等系统信息资源实现互通互联,开展数据信息的交换与共享,实现对所有残疾人口底数清、情况明。在摸清人口底数的基础上,制定好政策,做好服务。要做好残疾人状况监测工作,充分利用监测数据,了解残疾人状况和小康实现情况,评估我们的业务工作并适时调整相关政策措施。安徽对全省残疾人基本情况进行全面普查,要建设360万残疾人“一人一表”的数据库,不光掌握宏观数据,也弄清微观情况,在全面掌握宏观和微观情况的基础上加强管理和服务。这种做法值得各地借鉴。

五是要加强对残疾人社会组织的联系、指导和服务。残疾人社会组织是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残疾人服务的重要提供者,是我们同根生的手足、了解诉求的触角、服务体系的延伸,是残联履行职能的重要抓手和提升服务水平的得力助手,也是党和政府服务民生和解决社会问题不可或缺的重要帮手。如何把这些组织的积极作用尽可能纳入体制的运行中,形成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合力,是我们当前面临的新课题。

要加强对残疾人社会组织的培育、服务和管理,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通过强化社会服务提高社会管理实效。积极与社会组织进行合作,鼓励、支持和引导社会组织有序参与残疾人社会管理、承担社会事务、提供公共服务。要制定完善促进残疾人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的法规政策,积极培育和发展残疾人服务组织。积极推动建立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机制,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加强对残疾人社会组织的管理、服务和引导。专门协会是各类别残疾人的代表组织,在联系本类别组织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要积极发挥专门协会在联系残疾人社会组织方面的桥梁纽带作用。此外,有条件的还可以探索成立类似于行业协会的残疾人社会组织,来联系和团结残疾人社会组织,加强行业管理和自律。

六是要加强残疾人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我们要加强职业道德经建设,恪守“人道、廉洁、服务、奉献”的职业道德,始终保持与残疾人的血肉联系,积极开拓进取,不断提高参与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能力,提高依法发展、管理残疾人事业和为残疾人服务能力,切实履行好“代表、服务、管理 ”职能。

加强残联社会管理与服务人才队伍的建设,造就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广大残疾人工作者是实现社会管理和服务的最前沿队伍与最基本力量。他们贴近基层,面对残疾人,能够直接体察残疾人需求,及时为群众排忧解难,把问题化解在基层。从目前实际情况看,残疾人工作者中专业工作人员数量少,绝大多数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业培训,难以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系统化的专业服务。这种情况必须尽快改变。要制定系统的人才培训规划,提高残疾人工作者职业能力和专业素质。要建立激励机制等措施,鼓励和吸引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从事残疾人社会管理与服务。

七是要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提高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能力。近年来,我国每年都会发生一些突发事件。残疾人领域也可能出现突发事件,这对我们的临机管理能力是一个现实的考验,如果处理不好,就会造成不利的社会影响工作被动。我们要坚持预防与应急并重、常态与非常态结合的原则,建立健全涉残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提高危机管理和风险管理能力。做好涉残突发事件的监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处置、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提高应急处置工作水平。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要进行总结评估,汲取经验教训,制定改进措施,完善处置流程,为今后处置类似事件积累经验。

 

今天,主要是提出一些问题同大家交流,希望同志们多思考、多探索、多实践,我们共同努力,做好残联社会管理与服务这篇大文章。

 


官方首页关于智协新闻资讯普法专栏权威声音热点关注智协项目天使风采理论探索公告通知

中国智力残疾人及亲友协会  China Association of Persons with Intellectural Disability and their Relatives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186号  邮编:100034  电话/传真:010-66580064  电子邮箱:zhgzxbgs@163.com  zbl47331@sina.com

中国智协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  CAPIDR,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52643号-1  网站建设北京传诚信